宿州、蚌埠、宣城、銅陵、池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省物化探院、省地礦局312地質隊、華冶地勘院、華冶物探隊、中國建材安徽總隊: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和省委、省政府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部署要求,推進全省地質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開展綠色勘查項目示范工作的通知》(自然資辦函〔2019〕815號),結合我省實際,現將我省綠色勘查項目示范工作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則
(一)探索創建模式。把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貫穿于勘查項目的立項、設計、實施、恢復和驗收的全過程、各環節,充分考慮“地質、經濟、技術、環境”四要素及區域環境承載力,從勘查理念、項目管理、生產工藝、環境修復治理等角度探索總結我省綠色勘查經驗,創建綠色勘查新模式。
(二)健全完善機制。加強管理制度創新,通過規劃源頭控制,項目設計編審把關,項目實施監管等措施,將綠色勘查理念、責任、相關規范和要求落實到地質勘查各項工作中,加快制定我省綠色勘查標準、規范。
(三)堅持技術創新。做好綠色勘查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新工藝的推廣和應用,最大程度降低對生態環境的擾動。
(四)注重和諧發展。因地制宜開展各項勘查工作,尊重項目所在地民風民俗,構建和諧的勘查氛圍,統籌兼顧勘查效益、生態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二、主要安排及工作重點
(一)開展綠色勘查工作培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對《綠色勘查指南》(T/CMAS 0001-2018)及相關知識進行專題培訓,同時派員到相關省份進行學習交流,借鑒先進經驗。
(二)推進落實綠色勘查示范項目。根據自然地理條件、典型礦種、重要成礦區帶等情況,兼顧社會投資人的探礦權,在全省正在實施的地質勘查項目中安排示范項目如下:
1.安徽省宣城市洪林橋地區銅多金屬礦預查,承擔單位安徽省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技術院;
2.安徽省銅陵金沖銅鉛鋅多金屬礦預查,承擔單位華冶地勘局物探隊;
3.池州市三峰尖水泥配料用砂頁巖礦普查,承擔單位中國建筑材料工業地質勘查中心安徽總隊;
4.安徽省鳳陽地區石墨礦產調查評價,承擔單位安徽省地礦局312地質隊;
5.安徽省碭山縣北部地熱資源調查評價,承擔單位華冶地勘院。
(三)示范項目承擔單位主要工作
1.編制工作方案設計。參照《綠色勘查指南》(T/CMAS 0001-2018)《安徽省地質調查與礦產勘查預算標準(2016年版)》及《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預算標準(試行)》編制綠色勘查工作方案設計,具體明確綠色勘查工作內容、工作量、方法手段、技術路線及經費預算等。
2.各示范項目按照綠色勘查規范要求從場地建設、現場管理、環境保護、勘查及廢棄物管理、環境恢復治理等方面做好綠色勘查工作,并對各環節進行嚴格管理,做好示范項目的野外工作原始記錄和質量記錄。
3.編制項目總結報告。結合工作實踐,按照綠色勘查規范對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實施全過程進行梳理總結。項目總結報告主要包括綠色勘查工作完成情況、取得的成果、經驗與體會、存在問題和建議等。
三、時間安排
省自然資源廳根據示范項目進展情況進行分批驗收,2020年4月底前組織專家進行第一批驗收,2020年9月底前組織第二批驗收,并將示范項目驗收相關材料上報自然資源部;省自然資源廳從示范項目中向自然資源部推薦若干項目擬列入自然資源部管理名錄。2020年底前對綠色勘查示范項目成果進行總結并在全省推廣。
四、職責分工及組織保障
(一)省自然資源廳負責全省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工作的統籌協調,制定相關計劃、方案,指定綠色勘查示范項目承擔單位,組織成果驗收,會同財務部門協調落實綠色勘查專項經費,指導相關單位制定我省綠色勘查標準、規范。
(二)省地調中心會同省基金管理中心負責組織專家對示范項目的設計方案和經費預算進行評審,做好示范項目日常監督管理工作,及時掌握全省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實施情況,編寫工作總結報告。
(三)示范項目承擔單位要高度重視綠色勘查示范工作,2019年10月18日前將相關設計方案、經費預算和實施計劃報送省自然資源廳地質勘查管理與災害防治處,經組織專家評審后,認真按照批準的設計方案和經費預算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進一步強化質量管理。
(四)各相關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要及時調處所在地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工作的外部環境問題,確保綠色勘查示范項目工作順利進行。
(五)對列入部綠色勘查項目管理名錄的項目承擔單位,在省財政項目安排上給予政策支持,對綠色勘查技術方法和管理模式業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
聯系人:陸三明;聯系電話:0551-66181737。
2019年9月30日